竞技宝:全国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圆满落幕 新星闪耀创多项纪录
全国青少年游泳锦标赛圆满落幕 新星闪耀创多项纪录
【本报讯】为期五天的2023年全国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于昨日在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落下帷幕,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全国28个省、市、自治区的超过600名青少年选手参赛,共产生42枚金牌,比赛期间,多位年轻选手表现亮眼,刷新了多项赛会纪录,展现出中国游泳后备力量的蓬勃生机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 竞争激烈
作为国内青少年游泳最高水平赛事之一,本届锦标赛首次增设混合泳接力项目,并按照年龄分为U14、U16、U18三个组别,组委会秘书长李明表示:“今年参赛人数较上届增长15%,多个省份派出了完整梯队,竞争格局从传统强队‘一枝独秀’向‘多点开花’转变。”
在备受瞩目的U18组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,浙江队小将王梓洋以1分47秒32的成绩夺冠,这一成绩距离全国青年纪录仅差0.8秒,赛后采访中,这位16岁的新秀坦言:“赛前目标只是站上领奖台,最后50米听到观众的呐喊声,突然有了冲破极限的力量。”
科技赋能赛事 保障公平公正
本届赛事首次启用“智能判罚系统”,通过水下摄像机和AI算法辅助裁判工作,在女子U16组100米蝶泳半决赛中,系统精准识别出某选手转身时的轻微违规动作,经复核后取消其成绩,技术代表陈芳介绍:“这套系统能捕捉到人眼难以判断的0.1秒级违规,误差率低于0.3%。”
赛事组委会与高校合作开展运动科学监测,北京体育大学团队利用可穿戴设备,实时采集运动员的心率、血氧等数据,研究负责人刘教授透露:“我们发现顶尖青少年选手的乳酸代谢效率比同龄人高30%,这些数据将为选材提供新依据。”
冷门项目涌现黑马
在相对冷门的男子U14组200米蛙泳项目中,来自云南的藏族选手扎西顿珠以2分18秒45爆冷夺冠,这位来自高原地区的少年赛后激动落泪:“我们训练馆没有恒温设备,冬天要破冰下水,这个金牌献给所有在艰苦条件下坚持梦想的人。”
同样令人惊喜的是,首次组队参赛的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团在女子U16组4×100米自由泳接力中获得铜牌,澳门队教练梁志伟表示:“队员们利用课余时间训练,这次证明小地区也能创造历史。”
明星教练现场选材
观众席上星光熠熠,包括奥运冠军教练何峻在内的多位名帅现身观赛,何峻在接受采访时透露:“已有3名选手进入国家队青训营候选名单,特别是广东队的13岁小将李雯雯,她的水感天赋十年难遇。”
赛事期间还举办了“冠军课堂”活动,现役国手徐嘉余通过视频连线指导小选手:“不要过早追求专项化,12岁前应该打好全面技术基础。”这番建议引发基层教练热议,浙江省队主教练王建军补充道:“现在青少年训练存在拔苗助长现象,锦标赛应该成为检验科学训练成果的舞台。”
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
本届赛事门票全部售罄,网络直播累计观看量突破800万人次,中国游泳协会主席周继红指出:“青少年赛事关注度提升,说明‘体教融合’政策初见成效,明年我们将启动‘星苗计划’,让锦标赛优胜者获得海外集训机会。”
值得关注的是,赛事期间同步举办了游泳装备展,国产运动品牌推出的新型竞速泳衣较进口产品价格低40%,但据运动员反馈,其减阻性能已接近国际一流水平,产业观察人士认为,这标志着中国游泳产业链正在走向成熟。
随着最后一项混合接力赛的颁奖仪式结束,杭州市体育局局长张勇将赛会会旗交给下届主办城市青岛的代表,这场青春激荡的泳池盛会,不仅留下了令人振奋的成绩,更让人们看到中国游泳未来十年的希望之光。